- 三識
- (三識, 三识)
The three states of mind or consciousness: [lang id =1028]真識 the original unsullied consciousness or Mind, the (sa) tathāgatagarbha, the eighth or (sa) ālaya [lang id =1028]阿賴耶識 ; [lang id =1028]現識 mind or consciousness diversified in contact with or producing phenomena, good and evil; [lang id =1028]分別識 consciousness discriminating and evolving the objects of the five senses. Also [lang id =1028]意識 (sa) manas, [lang id =1028]心識 (sa) ālaya, and [lang id =1028]無垢識 (sa) amala, v. [lang id =1028]識.* * *◆﹝出楞伽經﹞ 識, 即心識也。 以心有真有妄, 故有三識之不同焉。 〔一、 真識〕, 真識者, 謂自性清淨心也。 蓋第八阿賴耶識, 通真通妄, 妄即是染, 真即是淨。 今言淨分, 故名真識也。 (梵語阿賴耶, 華言藏識, 謂能含藏一切善惡種子故也。 ) 〔二、 現識〕, 現謂變現, 即能生諸法之本也。 此言第八識含藏一切善惡種子, 變現根身世界, 故名現識也。 (根身者, 眼等諸根也。 ) 〔三、 分別識〕, 分別識者, 謂於六塵等種種諸境而起分別也。 此言由第七末那識, 傳送第六意識, 能起分別, 故名分別識也。 (六塵者, 色塵、 聲塵、 香塵、 味塵、 觸塵、 法塵也。 梵語末那, 華言意, 謂能分別思量也。 ) ◆﹝出翻譯名義﹞ 〔一、 末那識〕, 梵語末那, 華言染汙意。 染汙者, 謂我癡、 我見、 我慢、 我愛四惑常俱。 意者, 謂常思慮第八識, 度量為我, 即第七識也。 〔二、 阿賴耶識〕, 梵語阿賴耶, 華言藏識。 謂此識能含藏善惡諸法種子, 即第八識也。 〔三、 菴摩羅識〕, 梵語菴摩羅, 華言清淨。 識, 翻譯名義云: 第八阿賴耶, 若至我見永不起位, 即捨賴耶之名, 別受清淨之稱, 即第九識也。 (我見永不起者, 謂諸惑淨盡也。 )* * *1.真識、 現識、 分別事識。 真識就是我們的自性清淨心, 也就是離生滅相的真心; 現識就是能變現的識, 也就是阿賴耶識, 因它含藏一切的善惡種子, 能變現根身世界; 分別事識就是依阿賴耶識而生的眼耳等六識, 在六塵境界中起種種的分別。 2.指末那識、 阿賴耶識、 奄摩羅識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